“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功名深藏不露,把学习当一日三餐。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他是“时代楷模”,是历史的象征,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标杆榜样。
从现在开始,一点儿也不晚
“为什么我的人生一事无成?”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敢开始,而是害怕失败,实际上,任何时候的开始便是伟大。据统计,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5岁。在这里,我把它分成了三个阶段,25年献给了读书生涯,25年献给了人生事业,如果读书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工作的时候再不好好工作,那么,50岁后又能做些什么?第三个25年将会是什么样子?用来悔恨过去吗?这三个阶段也象征着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我们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至少在今天,我站在这个工作岗位上,能做事便做事,能发声便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像萤火虫一样,在黑夜里,也有些许光明。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可能定位在工作负责人,尽人事听天命。”“我综合能力不强,做好服务工作也不错。”“无论在任何岗位,都继续为企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近期,《东风发电厂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一出来,大伙众说纷纭。这次的竞聘上岗将会是一个暂新的开始,优秀的干部职工无论走到哪里,都贴上“东电匠人”的标签。东电人初心使命从未改变,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不计其数,这是全厂职工用自己的光和热,为这个集体增彩添辉。
笔者自2015年参加工作,实习期一年,结婚生子、产假又是一年,部门实习再一年,如今也是从头开始。但笔者并不认为之前所学知识属于荒废,而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如果说有一种方法可以写好一篇文章,那便是日读夜又写。
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截肢后的张富清借着助步器再次站起来,看完“时代楷模”张富清的视频,笔者感到非常震撼,95岁的高龄,应该是在安享天伦。而他戴上老花镜,收看《新闻联播》,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日报,还将新华字典翻坏了封面。
活到老,学到老,不求闻名于后世,活在当下、学在此时。时光飞逝,生活在复制,工作也在复制,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自己,为了保持所谓的特性,总是那样的自我。而工作,是责任、是担当,即便再难,也得迎难而上。难道面对我们不喜欢的工作就要推卸责任吗?这个时候还非要做一个这样有“个性” 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往往指的是骨子里的执拗,天生的善良单纯,随机应变的灵活能力等,但还有许多是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改变的!如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内在的提升,外露的举手投足,做人的乐观豁达......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有时候,半个小时完成400字的简报;有时候,一个星期甚至更多时间才写出200的字报道;有时候,修改数十稿的文章......“写”字已经在笔者脑海生根发芽,除了写还是写,虽然在短短几年看不见熟练的标志,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或许在几十年后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光阴渐逝,容颜易老,唯有技术技能长久不衰。
一生兢兢业业千古留名,一身技艺技能流传四方,这是岁月的沉淀,是时间的印证。“闻其名而不知其人”是每一个优秀职工的佳评。
党叫我去哪里,我便到哪里去
身为企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检修现场,有党员突击队,遇到“急”“难”“险”“阻”工作任务,喊到谁,谁上!无论你是党员还是群众;在办公室,党员的桌子上都会放着“党员示范岗”,机关党支部党员示范岗上面写着“有令必先 有难必帮 有问必答 有事必办”,维护党支部则是“挺纪在前 履职尽责 深入学习 先锋带动”,每个党支部各有秋色,警示大家要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生的践行。张富清把初心和使命彰显得淋淋尽致,他是年轻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共产党员的标杆。
我们应该学习张富清关键时候“去”的无闻工作精神,面对“危难”主动“请缨”,主动“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学习他扎根基层、奉献山区,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我们所在的地方,也是偏远的山区,在具体工作中,真抓实干,务实进取,对党忠诚,鉴定对事业追求的信念,切实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的企业生机勃勃高质量发展。
“三清”企业创建、“存量问题”自查自纠、长周期安全生产......摆在我们眼前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习了张富清的崇高精神后,就要将其落实到正以修身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使之成为自觉。只有守住清廉这个“本源”和“底线”,我们才会有进取志气,在思想上,多一份热爱、多一份关心;在工作上努力拼搏;在作风上,务实正派;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