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风采录 身边人 身边事
+  风采录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风采录
披荆斩棘迎难上 踏雪寻梅格外香——记东风发电厂(上游水电修试中心)柬埔寨额勒赛上电站#1机A修
2016年03月08日  文/ 崔珂伟   浏览次数:0

2015年,东风发电厂(上游水电修试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西进大花水,奔赴索风营,再战洪家渡,南下柬埔寨,一年的时间内南征北战,捷报频频,为东风发电厂(上游水电修试中心)“精品检修”金字招牌的建立和巩固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


1月29日,柬埔寨额勒赛上电站#1机A修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检修国际化”品牌的创建和实施开展了新的篇章。中心为此次检修提前1个月进行 准备工作,就各检修项目进行分解、检修工器具反复清点、机组图纸,试验报告等提前收集分析,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当我们去到那里的时候,还是不断有意料 之外的情况发生。


持续高温,酷热难当


柬埔寨和国内不一样,它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常年温度都保持在30度以上,而我们去的60天内,平均温度达到了32度,酷热情况可想而 知。每天还没开始干活,已经汗流浃背,毫不开玩笑的说,每天人均喝水量都是在6斤以上。尤其是在水车室,桥机内,蜗壳里,更是酷热难当,你们见过当低下头 的时候,汗水像一根线一样的滴落吗?是的,我们见过。


进了蛇鼠蚊虫大观园


其次就是那边的蛇鼠蚊虫,厂房到生活区的路上,就可以看到有蛇懒洋洋的趴在路边;寝室门外随处可见动作敏捷的壁虎在墙上游荡。我还记得是到达柬 埔寨的第三个星期吧,我们的吴忠华主任不知被哪种蚊子飞进了眼睛,起初他没怎么在意,结果到了第二天,整个眼睛肿得有半个拳头这么大,眼睛也咪成了一条 缝,根本不受控制的流着眼泪。坚强的他想尽快的加入到队伍当中,在当地医院随便开了点药,结果连续几天都不见好转,并且有恶化的可能。最后是驱车去到柬埔 寨首都金边市的医院才治好,医生告诉我们:是毒虫感染,如果再晚来一天,这眼睛就保不住了。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人员不够,加班来凑


这次的检修工作,总共只有24名职工参与,是创了记录的精简。我还记得是在1月份的中下旬,因为临近工期尾声,而工作量较大,不得不加班赶工 期。那一次,团队全体人员连续加班48小时没有休息,仍然奋战在检修现场,实在坚持不了的同志就在现场找几张椅子或者木头,拼一拼,小憩一会。然后又加入 到战斗当中,最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情况,设备维修部检修团队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在高温下阳光照 射在汗水上而发光的勇士;我们看到的是眼睛都无法睁开却还想继续战斗的吴主任;我们看到的已经48小时没有休息,却没有人说要离开的团队。


该中心及时、正确的处理各种情况,克服层层障碍,高质量的完成此次检修,勤反思,善总结,提炼出此次柬埔寨检修的三大亮点:


亮点一:紧扣实际,大胆创新,打造“热炒热卖”培训新模式。


对外检修工作存在很强的现场性,周期性以及问题突发性,简单的理论学习不能完全满足现场突发情况的技术要求。而短期、间断的理论培训模式对于检 修人员技术力量的提升并不十分明显。在此情况下,该中心经过反思,讨论,及时优化培训模式,将培训重心由单一传统书本培训转为现场实际问题“培训+”模 式。打造了“遇到问题马上学,学会马上处理”的“热炒热卖”培训新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导下,检修现场常常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放下手里的工具,三五成群的掏出 小本子聚在一起,就正在遇到的问题进行学习讨论,然后即刻处理,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在最短时间内将理论充分融入到实际情况 中,大大加深人员对于抽象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加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


柬埔寨额勒赛上电站#1机导叶抗浮减压改造,以及柬埔寨#1机推理头卡环处理,改善轴线情况,均受益于“热炒热卖”培训模式的全面铺开和持续深入。


亮点二:迎合新形势,持续升级“好声音检修专刊”


“枪杆子、笔杆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该中心一贯的工作要求。2015年,中心检修团队成立“检修宣传组”,负责编写《东电好声音检修 专刊》,《专刊》7天一次,每次8篇以上宣传稿件,除了配有各位都熟悉的“检修动态”,“前沿观察站”,“青春微语”、“检修风采”等新颖,立意明确的版 块之外,在作为此次乌江公司首次海外检修的柬埔寨额勒赛上电站检修中,宣传人员组织编写《东电好声音—悦音绕湄公检修专刊》,并紧扣时代,大胆创新,增加 开设了“海外发现”版块,每期向读者介绍我们在海外的生活,文化的差异,地方特色,旅游饮食等情况。表现形式也从单一的新闻通讯稿增加到诗词,人物传记, 个人感悟等百花齐放的姿态。通过《专刊》宣传方式,2015年,已完成编写各类型稿件共计235篇,受众人数达到5691人。充分展示了检修铁军风采,提 高东电检修团队知名度,为打造上游水电检修精品品牌推波助澜。


亮点三:实现四个“第一次”,创造纪录促检修亮品牌


实现第一次检修团队走出国门。


此次柬埔寨额勒赛上电站#1机A修,是东风发电厂(上游水电修试中心)成立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来到千里之外的柬埔寨,设备维修部 精心组织、提前策划、做好工器具等材料准备,做好人员思想工作,并反复就检修特殊项目进行讨论和预演,力保圆满完成此次意义非凡的海外检修任务。


实现第一次由24名全职工完成机组A修工作。


此次检修人员数量相比2015年的其他机组检修来说,人员只有平均人数的61.5%,而且实现首次无临聘人员,由全职工参与的检修作业团队。存 在人员数量少、理论知识强于动手能力等实际困难,面对种种客观条件,设备维修部分析人员特点,优化人员管理模式,在领导的正确指导24名职工的不懈努力 下,最终圆满完成此次海外检修工作。


)实现第一次打破专业界限,开展全检修面平行作业。


由于此次检修人员数量有限的客观条件存在,检修管理组分析形势,大胆创新,打破各专业局限,将所有检修人员充分糅合,分为发电机和水轮机两个大 组,打破以往专业区分明显,人员局限性强的特点,实现专业逐渐交叉,最优化人员组合配置,高效发挥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


第一次实现轴线处理一次性成功。


轴线处理属于机组检修重点工作,对水轮发电机组以后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柬埔寨額勒赛上电站#1机进行轴线测量时,发现各测点摆度 严重超出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检修人员通过对轴线测量数据的分析,最终确定造成轴线超标的原因是推力头卡环厚,薄不均匀,并精确定位磨削位置和磨削 量,仅仅通过对卡环四次磨削,就使机组轴线远远优于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这是上游水电修试中心第一次通过磨削卡环调整机组轴线,并且一次性成功。


2015年已经过去,当前我国电力形势极为严峻,东风发电厂(上游水电修试中心)将处于并长期处于对外检修中“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客观 环境,检修团队需建立对外检修管理机制,保护机制,奖惩机制等检修标准管理办法,这一系列的改变和突破对于该中心检修团队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 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充满希望的2016年,我们愿以最饱满的热情对待接下来的每一天,团结协作,披荆斩棘,始终秉承“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工作原则, 发扬“精益求精,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为乌江公司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