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风采录 身边人 身边事
+  风采录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风采录
坚守水电一线的技术创新“大拿”—记集团公司劳模曹光伟
2018年04月28日  黄敏   浏览次数:0

 2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通信“兵”开始,成长为水电厂生产管理的技术创新“大拿”,凭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执着和一份刻苦。他就是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沙沱发电厂生产技术部主任曹光伟。

肯吃苦,诠释工作态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曹光伟的座右铭,他坚信,只有肯吃苦、能吃苦,才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实现自我的锐变。

2011年为推进乌江流域的“圆梦工程—沙沱水电站”建设,曹光伟面对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坚持长期值班,每日深入机电安装现场,先后完成了沙沱水电站投产初期的300余个管理制度及技术标准、56份运行图纸的编制发布,完成试验仪器等37项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为电站成功实现34天完成“一年四投”及实现“建管无缝连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困难和挑战,曹光伟有一股螺丝钉的“钻劲”、“韧劲”。2015年汛期,机组调速系统发生接力器异常抽动的情况,得知情况的曹光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立即带领专业班组人员对调速器抽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把所有可能造成调速器抽动的原因进行逐条分析和确认,在多次联系厂家,均未能得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后,他犯了难。一想到机组存在这么大的安全隐患,曹光伟就寝食难安,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厂家现场熬更守夜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终于找出造成调速器系统抽动的“始作俑者”——比例阀,由于其在长期运行中动态特性产生了偏移,导致原程序中设置的运行参数不能满足现场设备运行需求,从而造成接力器异常抽动。在与厂家充分的讨论研究后,将电磁比例阀改造换型成伺服比例阀,从根本上解决了接力器异常抽动的问题。这时,曹光伟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爱琢磨,体现个人价值

“一岗多能、精一会二懂三”是曹光伟对自己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把工作干好,把问题解决好,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是他经常琢磨的事,作为“技术大拿”的他,能为企业分忧解难是他价值的体现。

2014年汛期的一天,运行人员在巡检中发现发电机组碳刷运行温度较高且有严重打火的情况,如果碳刷长时打火温度过高运行不及时解决,在汛期机组长时间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设备发热会导致碳刷正极或负极接地或正负极短路,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严重时会造成发电机转子回路烧损等后果,对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厂里4台机组,该怎么处理?”“是不是设计有问题?是碳刷材质的问题?还是集电环材质的问题?也可能和现场环境有关。”他在脑海中逐一的排查各种可能性,一晚上没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带着这四个问题,他组织专业班组人员开始攻关。为了能实时掌握碳刷运行工况,及时消缺,同时能更好地收集数据以彻底解决问题,他创新的心开始跃跃欲试,提出了运用红外热成像在线监测装置。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一个创新型项目在他与班组人员风风火火的忙碌中诞生了,该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通过红外热成像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在对比分析其他电厂的碳刷运行工况,排出设计原因后,他发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带领班组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在对集电环用砂布进行一次次的打磨后,惊喜地发现打火情况消失了,由此说明集电环表面光洁度不满足运行要求。有了这样一个重大发现后,他丝毫没有松懈,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琢磨着尽快找出导致碳刷温度异常的“罪魁祸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不懈地研究和分析,发现是励磁电缆布置过于集中、碳刷数量偏少、引线与碳刷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碳刷温度异常,天生行动派的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班组人员、厂家制定解决对策,消除了该重大安全隐患。当看到机组满发稳发的时候,他心中涌出满满的成就感。

舍小家,展现个人品质

“共产党员就应该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作为“技术大拿”的曹光伟,时刻提醒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2月的一天,他正在厂房参加机组安装日协调会,放在衣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一看是家里来的电话,立刻起身出门接电话“喂,妈,什么事?”“雪晶高烧3天了,反复检查就是查不到原因,该怎么办啊”“妈,您别着急!我还在开会,待会再给您打过来!”挂完母亲的电话,曹光伟心里挣扎着,一边是生病住院的妻子,家中年迈的老人,正在读书的女儿,一边是投产发电的攻坚阶段,该怎么办?他在电话托付同事照看生病的妻子后,立即返回会议室,继续组织机组安装、投产发电工作。

曹光伟舍小家为项目、舍自身为事业,把全部智慧和汗水都倾注在投产发电上,保障了企业实现“一年四投、圆梦乌江”。